重建教育价值,你准备好了吗?| 国庆特辑
这场绵延不绝的疫情,让大国博弈、社会治乱、个人得失、观念对峙等主题搅在了一起……很多的大问题,被无数的“黑天鹅”带进每个人的视野,而我们多数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必须从这些飘在空中的大问题,回到文明与教育的底层逻辑,回到那些最核心的原理和隐于内在的原则,吹糠见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看清本质。
在2020这个划时代的转折时刻,我们需要以系统的设计,生态的视野,重建教育价值,并就此展开一场严肃的讨论:
——教育的基础价值和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
——学校如何承接与抵达?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终点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创始人、《新校长》杂志出品人)
学校里,人是怎么不见的?这是一个真问题吗?
难道每天在校园里进出流动的,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吗?我想也许,问题正是出在人与人彼此——从校长、老师,到家长和学生,有意无意中把自己和他人看成了“人工智能般的存在”:有人的外形,有完美的学习能力和完美的工作能力,却没有人的性格、缺陷、情感、情绪、创造的天性和价值观……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越是更完美地要求对方,责备他人,不接纳自己,就越是在教育工作中失去了美的感受,并陷入“人的迷失”。
所以,亲爱的校长们、老师们,在学校里,当我们奔向知识,奔向分数,奔向技术,奔向一个目的性的“工具人”,奔向一个完美不能有缺点的“概念人”时,用力一过猛,欲望一膨胀,“人”在这个世界,就从我们不经意的地方异化了,迷路了,失落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试图把任何事物凌驾于人之上,教育就丢失了它最珍贵的价值。
未来学家说,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将不会来自技术,而是来源于人类对“生而为人”这件事拥有更加开阔的理解。
当我们有勇气说“人是矛盾的存在,教育是遗憾的艺术,课堂是缺陷中的精彩”,我们才能看见人,接纳人 ,并因此在每一场相遇中赋能于自己,也赋能于人。
我们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教育中,生命如何才能在场?
我们认为,有生命在场的教育,一定是容纳了人的全部生命特征的教育。
比如人是有限的——我们永远做不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我们所有自认为铁板钉钉的事情,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所以生命在场的教育才会去寻找每个人有限背后的优势,去构建合作迭加的机制,去发现连接带来的惊喜,去善用热爱撬动的专注,去重视更多元评价的意义……
比如人是有天性、有欲求的。所以有生命在场的学习,永远是以天性和欲求为出发点,走向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进而走向对天性的塑造,欲求的管控,和自我的超越。
所以全世界那些最卓越的学校,总是能够发现他们的学校生活与学习方式,是“通过顺天性引导,实现逆天性生长”……
比如人是有价值追求的。什么是人?就是当我被迫做了一些坏事,内心里面会有内疚,会有价值审判;人是有价值追求的生命物种,他的一生都在努力想要按自己认为的正确方式做事。
所以有生命的教育,不是让人不去犯错,而是去唤醒人的正向价值追求,建立人生的纠错机制;所以真正的教育改革,观念启蒙才会超越制度建设和技术升级,成为第一要务。
再比如人是有创造力的。我们天生不会满足于“复印机似的人生”,这是我们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分野。人总是会在学习、思考与行动的尽头,大脑“叮”的一下,找到了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难题。这“叮”的一下,人工智能是不会的。因为我们有差错,
所以我们有灵感,有创造。因此,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研与教学空间,当这“叮”的一声此起彼伏,汇成校园里的巨响,我们就知道,这里发生了有生命的教育。
……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终点。所以教育才被称作“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所以教育才是什么样的生命就点燃什么生命,什么样的灵魂就唤醒什么灵魂。
在学校里,人需要被看见,人需要被尊重,人需要被赋能。我们认为是通过对人的看见,人的理解,让每个人的潜能在新的社会观念、新的环境机制、新的文化氛围、新的学习方式中得到激发和释放。
小学究竟应该干什么?
作者 | 刘慧(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来源 | 《浑然一体的学校生活,才是最好的学习》
作为校长,我几乎每天都在追问两个问题:什么是小学?小学究竟应该干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理想出发的地方。小学和大中学幼儿园有没有区别,它值不值得作为一个独立的周期来区别对待?
如果说,大学和中学更重视“人才”培养,更致力于孩子的成才、成器。那么,小学专注的则是“人”的成长和精神发育,是生命材质的酝酿和构造,是种子和基因。小学服务的不是考试,而是人的一生,是为生命的前途和远景而储备下宝贵的“线索”。
无论如何,时代的粗砺和坚硬、成人社会的重负和焦虑,都不应该侵略童年。小学,是童年生活最后的堡垒、最后的庇护所,它应成为人生中最轻盈、最柔软、最灿烂的时光。
清晨,当一个儿童走进校门,我们应该意识到,他不只是来学习的,他更是来生活的。他最该追求的并非知识,而是幸福感,是带着幸福感去生长,个性化和有创意地生长。为此,学校重点搭建语言、美学、价值观这三大系统。
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空间的自然风物、美学元素和文化信息,及时观察、捕捉孩子们的个体“遇见”和现场反应,通过教育者的介入、助推和引领,刺激故事的发生,拓展事件的长度和空间,将个体事件放扩为校园事件,将生活事件提升为心灵事件,将游戏事件演绎为教育事件,从而在审美、伦理、心性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以此完成生活和教育、休憩和学习的立体功能。
我们将其称之为“一所校园的心灵化运营”。
比如一棵美貌且极具母性的柿子树,仅仅是供孩子们庆祝丰收吗?答案是开放式的,比如超越“果农”利益的秋日审美,比如“有限消费原则”,比如“舍得”和“出让”,至少让孩子触摸到一种新的美学和伦理。金色的秋季,一个孩子亲近桂花,想把它折下来,是温柔地制止他,还是让这个偶发的事件延展成一场甜蜜的“桂花雨”?校园书房的图书丢失,是用隐蔽摄像头强化监管,还是让孩子们在诚信购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成契约精神,完成道德的自我确认?……
“心灵化运营”的关键不是“物”,而在“人”,有什么样的人,就会诞生什么样的校园故事和心灵事件,就会把事件引向不同的层次、方向和终端,就会塑造什么样的童年生活。
坦率地说,我希望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成为一所“保卫童年的学校”。这是理想,也是常识。常识需要一千次地被重复。
听不见上下课铃声的学校
作者 |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
来源 | 《听不见上下课铃声的谢家湾小学》
这些年来,北上广等区域教育同行纷纷来谢家湾小学寻找我们的教育密码。大家说,孩子们成绩那么好,那么阳光,那么自信和自在,密码在哪里?
谢家湾小学没有上下课铃声,因为我们没有统一的上下课放学时间,孩子们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自由地去喝水、上洗手间。上午上课,下午是社团和专题活动时间,学校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样的状态中理解学习与生活的直接关系和价值回应。
学校也没有统一的大课间操,每个班有各种自编操,因为这样的机制,大家实现了跨学科、跨年级,整个冬天因为他们的创意而乐动和温暖。
学校甚至没有统一的休息、就餐时间,全校师生实现自主排队就餐。我也一样,在和孩子们排队取餐、就餐过程里,他们会问我许许多多问题,或拍着我的肩说“希娅,吃饭的时候别玩手机。”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学会使用一整套餐具、按规则排队,学会收拾、整理。
没有上下课铃声的谢家湾小学,我们邀请家长全天候驻校观察,给他们办公室,让他们沉浸到每一个环节中;没有上下课铃声的谢家湾小学,还有一群迷恋他人成长的老师,在节假日里、休息期间,他们都纷纷来到学校,一起研究孩子、研究课程,让孩子们动起来时阳光而自信,静下来时睿智而专注。
我们不想把孩子看作一张白纸,因为教育是两个世界的相遇。谢家湾小学不崇尚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样子,人类之所以进步,主要是下一代不怎么听上一代的话,我们希望在校园生活中减少管控、降低管控、弱化管控,让孩子们在自在中自信,在自主中自律。
听不见铃声的谢家湾小学,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发展,而个性化成长所依托的就是校园生活和校本课程。
课程是谢家湾小学校园生活的核心,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
我们要让所有的目标、方法和结果,与每一位孩子高度相关,让他们能够利用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价值观,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让他们在参与社会、国家与世界发展中发展主体性,具备中国责任、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
2014年以来,学校课程改革开始进一步深化,我们从三个方面推动课程落地:
第一,教学目标。围绕着“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落实平均水平标准,关注个性化发展标准”,我们让每一个学科的课标细化到每一节课,落实到每一天,优化教学内容。
第二,每一节课怎么上。2019年我们出版《谢家湾小学教学建议》丛书,论述每一节课怎样回应国家目标和课程。在课程管理中,尽可能让孩子们的观点、经验、情感成为课程资源,回归课程生活。
第三,在课程管理中实行长短课模式,努力实现书本知识向生活世界回归,回归儿童生活,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在开放、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增加师生始料未及的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成长过程,让自己的价值,孩子们的价值和国家民族的价值,世界发展的价值协同起来。
一所普通公办学校
如何实现面向未来的教育?
作者 | 黄莉(宁夏银川市回民第二小学集团校校长)
我来自西部的公办学校,学校带着大部分中国学校浓浓的“骨感”特质:
标准化的教学楼,标准到义务教育验收后,所有学校的颜色都变成了统一的朱雀红,仔细看是裹了层壳的防水涂料;桌椅板凳都是统一调配的,看上去还不错,一旦桌面不小心破了,水渗进去就鼓个大包,成片的碎木渣就冒出来;经费够维持日常的学校运转,办着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不留神就是万夫所指,这是我们的“日常”……
好在这不是最重要的,好学校重要的是要有好师资。
银川是一个省会级城市,招一个小学教师的起点是大专。古人都要用当地的饱学之士秀才给孩子启蒙,而我们用一本、二本,甚至三本好专业都挑完了的教师来启蒙未来的公民。
没有哪一种教育落地的行为不靠教师来实施。教育的很多由上至下的变革,都会因为师资问题戛然而止,想起来挺绝望的。
好在“绝处逢生”还有“穷则思变”,还有一种路径是自下而上。想要在贫瘠厚实的黄土高原长出“森林”,只能依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改良”——改良土壤、改良技术、改良种子。而一所学校最后能办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校长对师资的改良程度。
去过我们学校的人都认为我们刷新了大家对西部教育认知的可能。要问我们如何走到今天的路径,那就是:用行动改良。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让这群人愿意跟着我们走,你就得去描绘一个人人都认同的愿景和蓝图。因为相信,所以爱。一个被爱着的老师,时时在团队中感受到安全、信赖和包容,才有力量咬牙挺过痛彻心扉的洗心革面。
其次,教育行为的改变是要建立在教师心智模式改变的基础上的,我们寻找到的路径就是“用学校的治理模式”影响教师的心智模式:
基于问题。每个人都活在特别具体的生活实践里面,只有基于一线最真实的场景中发生的事,才容易引起共鸣。
系统思考。学校是个运行了上百年的系统,自有它的稳定性,只有回到这个系统本身,从上往下思考,才能把握全局,才能洞见问题的症结。
规范流程。列出清晰的操作流程。
正向激励。问题解决后,我们还要开启“夸奖”模式,称赞敢于打破思路并提供切实可行思路的行政们,称赞那些付出行动并将工作落到实处的各部门,互夸的背后是被承认、被认可,是激发内在动力关键环节。
总结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总结一下,是哪些关键因素让一件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那么以后,还有哪些事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
说实话,我们的文化和行政机制是深入骨髓的,尤其是像我们西部学校,脱胎换骨没那么容易。如果最后还要说些什么,那就是持续地做。育人是个漫长的事业,不是一两朵浮云或名词飘过就能改变的。
用教育唤醒师生的内生力
作者 | 赵桂霞(山东歌尔教育集团总校长)
来源 | 《办一所“心灵不打结”的学校》
教育本来就是要唤醒一个人内在生长的力量。正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简洁的表达: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他进一步说:“学校不仅要在学业上非常出色,而且要关心对人的全面培养,必须帮助学生和教师自然地绽放。”
回看我们的教育实践:学业出色,我们一直在追求;全面培养,我们现在正在关注;而师生心灵的绽放,我们好像离它很远。
那么,一所“心灵不打结”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对其简单地理解,就是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道,然后舒展地奔跑。所以,学校里必须有丰富多元的课程供他选择,必须有愉悦生动的课堂助力奔跑。
二是,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我们始终坚定地认为,成长比成功更加重要。成功是对过往的总结,关注的是外在的结果,而成长是对未来的希冀,关注的是内在的生长。只有生命成长才是孩子顶立于天地之间的根本,才能拥抱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怎样进行生命成长?生命成长一定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他在校园里的生活接触最多的、交往最深的,一定是他的老师。所以毫无疑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命成长的重要基石”。在这里,营造孩子安全、开放、包容、接纳、理解、尊重……的气场,拥抱每一个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有心结了,就需要特别支持。我们通过调研找到了学生需要突破的六个维度,包括主动成长、自尊自信、理解他人、自我管理、责任担当、坚定意志。每个孩子找到他需要突破的成长点,用生命成长锻炼营的方式,开启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之旅。
三是,遵循教师发展规律。
在当下教育背景下,老师的成长不再只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成长,而是把生命成长、文化熔炼和教育教学成长三位一体进行融合,构建三维度的成长系统。
1.突破自身生命成长的藩篱。什么叫生命成长?四个关键词:开放,成长,感通,成全。让每个老师打开自己、敞开心扉;一旦开放自己,他自然就在成长,并且他能感通到别人;一旦别人的价值体系跟他的价值体系相遇的时候,我们都来彼此成全。
2.构建生长学术的组织架构。行政管控是束缚人的,学术组织才能创造学术的力量。我们采用学院制,从学科出发,用学术滋养教师的生命,让教师得到了最大的尊重。
3.营造追梦理想的文化场域。我们把原来的组织评价变更为自我;利用各种各样的学术平台,在校园里给老师创造着属于他的成就;不断地发现老师的阳光故事,通过月度人物、发现阳光的海报进行传播,在校园里倡导正能量。
从“分的教育”转向“人的教育”
作者 | 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来源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40年“三条路”:专业路、改革路、未来路》
夺冠可以证明运动员实力,但奔着夺冠而展开的运动似乎违背人类体育的宗旨。教育也是如此,一所高中不能没有升学率,但对教育的理解不能仅仅是升学率!升学率解决不了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走向人才资源强国的路径问题,追求升学率也培养不出我国未来的高、精、尖的人才去应对“卡脖子工程”的难题。
我们的学生没有高分数进不了著名的大学,但如果没有高素质也不可能成为未来的领军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两难选择,但正是在两难困境的艰难突围中才开拓出省锡中转型育人的道路。
我们不能不关注分数,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另外一长串数字。
今年省锡中高一新生893名,入学平均成绩485.3分。学生个头高、发展期待好。男生自报身高180.9cm,女生的平均身高166.4cm(我个人比较偏好使用孩子们自报身高的数据)。但假期中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以上的只有187人,占21.3%,不到半小时的183人,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让人忧心的是戴眼镜的 744个,占83%,虽然这个比例比去年新生下降了4个百分点。
我想,保持744个眼镜不再增加,也是我们校长要替家长担起的责任!再比如,经常参加利他性公益服务的只有35人仅占3.9%,而从未参加过的156人高达17.5%,我们的教育活动要不要尽快补上这一短板?在家每天承担家务劳动一小时以上的占3.7%,而半小时以下的占5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家长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普遍重视,新生中接受过艺术课外培训的也超过了50%,比上届学生大大提升20个百分点,这就对我们艺术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把这些数字如数家珍地报出来,只是想告诉各位校长,我们的教育需要转型发展,需要全面关注人的整体性成长。
我们无法改变高考以分录取的现状,只能通过课程的丰富性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择性,让学生们把当下的学业与未来大学的专业贯通起来,把大学的专业与未来安身立命的职业贯通起来,把职业选择与他们建功立业的事业贯通起来,把事业与他们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安顿灵魂的志业贯通起来,变“为分而学”为“因爱而学”,培养出担当未来使命的一代新人,探索出高中转型发展的道路。
让我们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作者 | 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来源 | 《让我们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新冠肺炎(COVID-19)的爆发,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疼痛,也让我们经历了一个超长寒假的至暗和黎明。
疫情,展示着最真实的人性,也让不同的治理体系和文化背景,得以呈现相同境遇下的不同应对。爱与尊严,责任与担当,自由与自律,界限与操守,误解与狭隘,法理情与真善美……痛苦之血与感动之泪激烈地交汇与碰撞。
当这些概念式的词语如此迫切地走入现实,你是否意识到: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你就是世界,你也是历史,你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切力量!
我们的学校,有一行大字:“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众声喧哗的抗疫时刻,整个世界化为一间巨大的教室,强烈地激发我们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的愿望、力量和智慧。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于学校,这是一张宏伟的蓝图。我们要从战略全局思考教育问题,汲取世界优秀教育理念,运用世界先进教育技术,引领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历史眼光观照现实,为学校谋划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
于教育,这是一种坚定执着的信念。我们致力于人性的教育、人道的教育、人才的教育,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几多风雨,始终坚守信念。不急不躁,其徐如林;一以贯之,不动如山。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于教师,这是一个清晰的自我定位。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形成复合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全世界的教育者站在一起,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行进、攀登。
这还是一份庄严神圣的承诺。学校,是教师教育生命中最重要的世界;学生,是这个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当学校有紧急需要时,当学校需要你全力以赴时;当孩子成长遇到坎坷,需要你伸手拉他们一把时,当孩子的航船陷入迷雾,需要你指明方向时,你能够大声地说:你就是整个世界,我和你站在一起!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于学生,这是一幅积极的自我心像。大脑向人类一切文明资源打开,心灵向天地间所有真善美敞开,双臂向精彩纷呈的大世界张开,用一生的努力,汲取人类文明精髓,探索人类精神高峰。
这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清楚自己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把实现自我和对他人的关切有机统一起来。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用整个一生去追寻生命的意义。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于家长,这是一生的坚定守护。成人的角色是守护孩子,让他们时刻感知到:我在这里,我在倾听,我关心你,我明白你。守护、等候、跟随,帮助孩子运用自己的力量成长。
这还是一个不平凡的约定。站在孩子的角度重新认识生命。和孩子一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接受新事物,思考新理念,尝试新方法,努力弥合代沟,寻求包容理解,探寻责任边界,和孩子一起完成生命的再次成长。
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让我们所有人明晰了行动的方向——
学会认知。对这个变化的世界充满好奇心,终身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
学会做事。面对未知环境,将协作能力、首创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会生存。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让自己臻于完善,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学会共同生活。本着尊重多元、相互了解及平等价值观的精神,以朴素知识为信仰,以幸福生活为目的,视自己的前程为国家的前程,视自己的人格为国家的国格,既努力谋求自己的进取,又承认异己的自由;秉承人类关于自由与幸福的想象,在多元化与宽容精神的感召下,做一个优秀的世界公民。
而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有力量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教育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作者 | 倪闽景(上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 | 人民教育《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校长还差这一项关键素养》
近几十年来,信息技术加快了知识的传播,也为知识的应用带来了巨大可能性,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生活上的巨变,比如人们的购物、交流、娱乐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们的生产方式也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那么信息时代教育到底会有什么改变?
首先,教育目的会发生改变,从原来适应工业大生产的统一模式教育走向以创新为导向的个性化教育,与之相匹配的是课程的多样化、教学的个别化和学习的混合化。
其次,是教育内容会发生改变,大量新科技知识和新现象会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构架出新的体系,并且会产生新的学科,实际上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就是新兴的学科。
再次,学习的形式会发生颠覆性变化,原来以听读为主的学习会逐步演变为图文结合、视频与虚拟现实结合的知识呈现和传递过程。
当然,评价的方式也会发生重大改变,原来以纸笔测试为主、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会逐步演变为过程性、机器测试和个性化的评价,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应用,会使学习评价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不少校长对信息技术心存惶恐,但校长实际上只需要把握信息技术给教育可能带来的趋势和变化,并积极通过教育流程的再造,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尝试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就已经足够了。
然而,任何学校做教育改革创新,都是在有限时间、有限经费里做有限的事情。哪些事情值得做,哪些事情需要舍弃,这考验着校长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判断。
把握正确的信息化应用价值判断,有以下五方面建议。
1.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为导向。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都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2.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促进教育教学多样化为导向。信息化以其丰富的呈现方式,无限广泛的学习内容,无法估量的创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个有待挖掘的通道,这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
3.聚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管理当然也很必要,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信息化为课堂教学过程提供了很多新的教与学方法,可以为学生采集数据、探究和发现科学规律提供重要支持。
4.推进技术无痕化,实施技术极简化。对于学习者来说,技术在学习过程中越方便、越无痕,就会越经常使用。技术极简是相对于应用者的感受而言的,背后的技术含量会更高,对学生学习过程所需要的洞察也更深刻。
5.体现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信息化在教育中应用的根本任务一定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校长有正确的全面发展观,那么在具体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就会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孩子的视力保护问题,也会考虑到信息界面的美观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
疫情按下“暂停键”,下一个美好时代在哪里?
作者 | 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来源 | 秦朔朋友圈《下一个美好时代在哪里?》
2020上半年,全球重大新闻几乎都是负面。新冠疫情,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去全球化”升温,中美关系再降温等等。我一向乐观,但这半年感到,时间越是推移,事态越是发展,不乐观越是增加。
面对外部变化,抱怨于事无补,总是要动起来,做好能做的事,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变化的俘虏。2020年诸多危机的叠加爆发,不会轻易散去。深度的危机,需要深入的思考。
对置身现代化、全球化大潮的中国人来说,几乎没有谁怀疑现代化、全球化的价值。现代化是中国百年之梦,也是圆梦的现实路径;融入全球化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天时地利,中国也是全球化的极大受益者。
我仍然相信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方向,但也意识到,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内涵,以及利益的分配,需要再定义和再平衡。疫情按下“暂停键”也是对过去某些发展模式喊停,强制调整。这里的核心在于,人类的发展如何不逾越环境的承受力,和对贫富分化的容忍度。
我不知道下一个美好时代何时开始,但我知道,下一个美好时代一定和从高碳到零碳,从熵增到熵减,从聚敛到普惠,从脆弱到安全等等相关。人类需要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可信任的发展,否则一定会失衡、失序、失灵。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外部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的情况下,向往美好并不是奢侈的梦幻,而是一种激励自我的挑战。我们的生命、精神和未来如何更加对称和平衡?这是无法回避的思考和抉择。
2020年,我们不但需要从大问题中看清本质,还要演绎出思维的脚手架、行动的工具箱,系统的方法论,人人参与,去搭建我们重构教育、解决问题的操作支点与行动空间,并推动我们自己分析现象,理清逻辑,有效行动。
不少教育人已经行动起来,在2020年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我们将邀请上述9位嘉宾以学术主持或演讲者的身份,从教育立场(读懂现代社会的基本支柱),学校理解(解答生命与成长的核心课题),育人选择(激活学生优秀素养与美好情感),时代声音(发现灾难带给人类的真正启迪)和未来课题(洞见全球教育真实的可能)五个维度出发,为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
点击文末处的“阅读原文”,你可以选择“在地”或“云上”的方式加入此次讨论,和我们一起重建教育价值。
• 这里是他们的家国,我们的家国,和孩子们的家国…… | 双节同庆
▼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新学习APP」,选座报名!